安徽燃料乙醇產業走在全國前列
到加油站添加乙醇汽油,如今已經成為有車市民的生活習慣之一,這一做法也為安徽生態環境和燃料乙醇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。記者從日前召開的聯通農業、能源與環保——燃料乙醇產業發展交流會上獲悉,自2005年4月1日我省封閉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以來,目前全省燃料乙醇年產量達到56萬噸、混配乙醇汽油達到330萬噸以上,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,并且產生了非常可觀的生態環保效益。
燃料乙醇是以可再生生物質為原料生產的車用乙醇,具有和車用汽油相似的性能。在普通的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(我國乙醇汽油是用90%的普通汽油與10%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)的燃料乙醇,就可以調和成為乙醇汽油。而且,由于燃料乙醇中不含烯烴與芳烴,可降低汽油中提升辛烷值的芳烴和烯烴含量,進而可減少汽車尾氣污染。有研究表明,與普通汽油相比,乙醇汽油總體可減排PM2.5超過40%。其中,汽車尾氣中碳氫化合物(CH)濃度平均下降42.7%,一氧化碳(CO)下降34.8%。
乙醇汽油自2005年在我省推廣以來,對我省節能減排帶來了非常明顯的效果。省公安交管部門數據顯示,2015年底安徽省機動車保有量約為1100萬輛,使用乙醇汽油則相當于減少了約460萬輛機動車的尾氣排放。截至2015年底,我省共使用燃料乙醇238萬噸,調配車用乙醇汽油2380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88萬噸。其中,2015年使用燃料乙醇約33萬噸,減少碳排放109萬噸。據悉,我省推廣使用乙醇汽油,在節能環保、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。
使用燃料乙醇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生態環保效益,還帶動了我省燃料乙醇產業的大發展。據悉,我省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玉米采購、加工、生產燃料乙醇,并在安徽省內封閉推廣的產業鏈,依托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玉米深加工走在了全國前列。目前安徽省燃料乙醇年產量達到56萬噸,按乙醇產量和玉米原料1∶3的關系來計算,我省生產燃料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大約為33.6億斤,占安徽玉米總產量的1/3。
玉米是我省皖北地區農戶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,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。目前我省生產燃料乙醇每年所需的玉米,都是由蚌埠周邊200公里內區域的農民供應。當地通過“公司+經紀人+農戶”的訂單模式,與農戶簽訂玉米訂單,訂單面積超過200萬畝,涉及農戶50余萬戶,年帶動農民增收約2億元,平均每戶農民每年可穩定增收360元。
此外,燃料乙醇產業還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發展。我省生產燃料乙醇所需要的玉米、煤炭等上游原材料,以及燃料乙醇和高蛋白飼料等副產品在內的貨物吞吐量達到600多萬噸/年,帶動了港口和鐵路、公路運輸,以及物流產業的發展。